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社會變遷與保育
SOCIAL CHANGE AND CONSERVATION 
開課學期
96-1 
授課對象
生物資源暨農學院  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  
授課教師
盧道杰 
課號
Forest3035 
課程識別碼
605 4060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必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五3,4(10:20~12:10) 
上課地點
林三 
備註
資源保育與管理學群選擇必修,先修科目:生態相關課程
總人數上限:15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961scc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以永續利用為宗旨的保育與人類社會的過程及種種現象有著密切的關係,保育工作的推動需要瞭解社會的變遷及人文的價值。本課程由生態學的基本概念作出發,從保育的哲學基礎與社會價值觀(環境倫理觀)談起,從解釋互動論真實世界為解釋與理解的觀點,以種種相關的環境保育議題討論社會人文與環境保育間錯綜複雜的關係。目標在能從社會人文、政治經濟、法規制度與科技知識等多面向地思考環境保育的問題。課程重點包括;生態工法、保護主義與深層生態學、科技實證主義、女性主義、專業人士與民間組織、都市化、社區與邊緣作用、制度與機制、傳統知識、少數族群(原住民)、制度與參與、社區保育、永續農業、永續規劃、生態旅遊等。 

課程目標
1.瞭解自然資源管理與保育的議題的多面向內涵
2.期盼同學能從社會人文、政治經濟、法規制度與科技知識等多面向地思考保育的問題
3.建立連續與水平思考的思維模式 
課程要求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Ghimire, K. & Pimbert, M. (Eds), 1997. Social change and
conservation. Earthscan.
王俊秀,1999。全球變遷與變遷全球。台北:巨流。
王俊秀,2001。環境社會學的想像。台北:巨流。
李永展,1999。永續發展—大地反撲的省思。台北:巨流。
李永展,2006。永續成相及生態社區。台北:文笙。
紀駿傑,1997,〈環境正義:環境社會學的規範性關懷〉,收於
《環境價值觀與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成功大
學台灣文化研究中心。
許舒翔、李建宏、徐正能、吳豐帥(譯),2005。環境政治學。台
北:五南圖書。(Rosenbuam, Walter A. 1998. Environmental
Politics and Policy)
陳穎峰(譯),1998。環境與政治。台北:韋伯文化。
曾華璧,2000。人與環境—台灣現代環境史論。台北:正中。
黃應貴(主編),1995。空間、力與社會。中研院民族所。
楊通進、高予遠(編),2007。現代文明的生態轉向。重慶:重慶
出版社。
葉俊榮,1999。全球環境議題—台灣觀點。台北:巨流。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平常成績 
50% 
 
2. 
期中報告 
20% 
 
3. 
期末報告 
3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21  課程簡介 
第2週
9/28  地球演化與生態系:簡介生態的過程、作用與重要的概念 
第3週
10/05  台灣生態環境 
第4週
10/12  宜蘭大學研討會 
第5週
10/19  討論資源與環境的相對概念,環境社會學與自然資源社會學的異同或永續發展的議題 
第6週
10/26  台灣的環境與生態問題種種 
第7週
11/02  議題與理論 
第8週
11/09  社會運動與環境運動 
第9週
11/16  科技集權與分權參與:保護區經營管理的脈絡+影片:大象保育 
第10週
11/23  在地社區:無尾港的個案影片:無尾港失樂園 
第11週
11/30  社區社區與社區生態旅遊:影片:桃米紀錄片 
第12週
12/07  野生物貿易:影片:犀牛保育 
第13週
12/14  原住民的議題:達娜伊谷的個案 
第14週
12/21  生態旅遊:影片:綠島的觀光 
第15週
12/28  民間團體:保育團體經驗分享 
第16週
1/04  原住民族與自然資源管理:影片:馬告國家公園案的爭議 
第17週
1/11  議題回顧與討論